全部导航

新生儿(28天)血管瘤百科

  血管瘤是婴幼儿血管瘤高发疾病,以新生儿为主要发病人群。由于新生儿年龄比较小,即使发现孩子有血管瘤的症状,大部分家长采取的是延期治疗,却不知道血管瘤越早治疗越好,那么如何给孩子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法呢?为了让大家对新生儿(28天)这一年龄段的血管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济南血管瘤专家作了如下介绍。

  新生儿血管瘤是什么?

  济南血管瘤医院专家解释说,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新生儿血管瘤有哪些症状?

  一,毛细血管瘤:属于血管畸形,由扩张和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包括草莓状血管瘤及葡萄酒色斑。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

  1,多发于颜面部及口腔粘膜。

面部毛细血管瘤

  2,不高出皮肤者为鲜红或紫红色,周界清,外形不规则,呈葡萄酒斑状;高出皮肤者表面高低不平,似杨梅状。

  3,压迫瘤体时由于血液流出瘤体,表面颜色退去,解除压力后,血液立即充满瘤体,恢复原有的大小及色泽。

  二、海绵状血管瘤: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

  1,蓝紫色、柔软的包块。

  2,可压缩。

  3,体位元移动试验阳性,即瘤体低于心脏平面时瘤内血液回流受阻,瘤体增大,瘤体高于心脏平面时血液回流通畅,瘤体缩小。

  4,在柔软的瘤体内有时可扪及静脉石。

  5,穿刺抽出可凝固全血。

  三、混合型血管瘤:由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等两种以上单性血管瘤组成,即表层皮肤是毛细血管瘤病变,深层皮肤及皮下组织是海绵状血管瘤。

  1,以毛细血管瘤为外在表现,经常造成误诊。

  2,表层多鲜红色或者紫红色,有块状肿胀块。

  3,增长迅速,治疗难度大,需及时治疗。

  新生儿血管瘤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专家指出: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血管性疾病。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发育失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另一种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细胞产生异常而产生的血管瘤。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

  新生儿血管瘤对孩子的危害大吗?

严重的血管瘤可导致毁容
 

  血管瘤长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就会对其带来不同的危害。

  长在脸上,眼部,鼻部,耳朵,舌头,嘴唇等功能性部位的血管瘤会不断扩张,侵入神经组织,导致毁容,五官畸形,无法呼吸,进食困难等问题;

  长在腿、胳膊、手部等位置的血管瘤,不及时治疗,导致肢体血管血液不流畅,严重者会导致宝宝肢体畸形,无法正常走路,无法提拿东西等危害;

  血管瘤从出现是红血丝或红点,长到最后会成为鲜红色鼓起或者是青紫色的肿块等特征,这些都会导致肌肤破损,出血,化脓,感染或留疤,需要及时治疗。
 

 

舌头海绵状血管瘤宝宝

  血管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治疗。不要让血管瘤影响到孩子的面容和健康,及早接受治疗才是最明智的。作为山东省一家婴幼儿血管瘤专科医院,济南血管瘤医院以专科技术,专业水准和服务,为您的孩子打造健康的明天。更多关于血管瘤的问题,欢迎直接拨打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531-81615920.



备案号:鲁ICP备16010134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