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婴幼儿血管瘤之间有哪些区别?

        血管瘤分为浅表型血管瘤,深在型血管瘤,以及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等,家长对于这些的分类并不清楚,我们请济南血管瘤医院的医生进行简单讲解:

  1、浅表型婴儿血管瘤早期应与微静脉畸形区别

  鲜红斑痣:临床表现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出生时即可存在,表现为小的红斑到大的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颜色淡红或暗红,形状不规则,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好发于颜面,颈部,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生于面部者,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颜色变深,亦可高出皮面,或其上发生结节状皮损,可伴发其他血管畸形,如出现软脑膜蛛网膜血管瘤,亦可发生结膜,虹膜或脉络膜血管瘤,导致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40%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

  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后微静脉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后微静脉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生不消退.

  2、深在型婴儿血管瘤应与脉管畸形(静脉畸形与动静脉畸形等)区别。

  静脉畸形:静脉畸形临床表现不一,从独立的皮肤静脉扩张,或局部海绵状肿块,到累及多组织和器官的混合型。出生时即存在,大部分可以被发现,少部分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才被发现。头、颈,颌面为好发部位。四肢、躯干次之, 其生长速度与身体生长基本同步,不会自行退化,发病无性别差异,覆盖在静脉畸形上皮肤可以正常,如累及皮肤真皮层则表现为蓝色或深蓝色;

  毛细血管静脉畸形的皮肤为深红色或紫色;淋巴静脉畸形混合型表现为皮肤淋巴小滤泡(常伴有过度角化) ,局部为柔软,压缩性,无搏动的包块。包块体积大小可随体位改变或静脉回流快慢而发生变化,如静脉畸形在面颈部者。在低头尧屏气或压迫颈浅静脉时充盈增大; 小儿表现为哭闹或用力挣扎时膨大;在四肢者,肢体抬高缩小,低垂或上止血带则充盈增大遥有时可触及瘤体内有颗粒状静脉石。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反复的局部疼痛和触痛。也可因血液淤滞于扩张静脉腔内造成消耗性凝血病。 瘤体逐渐生长增大后,可引起沉重感和隐痛。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上述的介绍可能过于专业,有的人会看不明白,如果你看不懂,想知道自己家孩子属于哪种血管瘤,可以与专家直接对话,亦可以拨打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531-81615920.



备案号:鲁ICP备16010134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