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婴幼儿血管瘤有哪些分类,家长如何区分?

  婴幼儿血管瘤有哪些分类?济南血管瘤医院专家指出,血管瘤是血管组织发生的肿瘤,其中80%属先天性的,所以血管瘤也可以叫做婴幼儿血管瘤。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会在出现后的一个月到半年内快速增长,不治疗会危及宝宝健康,严重者毁容,器官损伤等等。

  婴幼儿血管瘤有哪些分类呢,我们看看济南血管瘤医院专家的介绍,相信通过专家的介绍,家长对血管瘤会有一定的认知。

  1.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型血管瘤又称葡萄酒色斑,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畸形。后天获得性发病者极少。因常发生于颜面部或口腔粘膜及颌骨,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红斑或组织增生样红色斑块。影响容貌或伴随出汗,组织温度升高或长期反复失血。


宝宝手部血管瘤症状

  2.海绵状血管瘤,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它的形态和质地均像海绵,故而得名。多数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生长在肌肉内,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皮下海绵状血管瘤可使局部轻微隆起,皮肤颜色正常或呈青紫色,肿块质地柔软而境界清楚。

  3.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口腔颌面部的常见于颞浅动脉所在的颞部或头皮下组织,表面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或是蓝紫色,有时可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

  4.淋巴血管瘤,是扩张的、内皮细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所共同构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内含淋巴液、淋巴细胞或混有血液。按照构成组织的淋巴管腔隙的大小不同,可以基本上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状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部位为舌、唇、颊、颈。大多数在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但也有迟发者或老年发病。

  5.草莓状血管瘤,又称单纯性血管瘤,一般出生后3-5周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随婴儿成长而增大,数月内增长迅速,直径可达数厘米,在1年内长到最大限度,以后数年内可逐渐自行消退。损害为一个或数个,高出皮肤表面,表面呈草莓状分叶,直径为2-4cm,边界清楚,质软,呈鲜红或紫红色,压之可退色。广泛损害的深部常并发海绵状血管瘤。

  6.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大多数发生于幼儿期,可能的发生率为0.3%-0.5%。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见于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的、一个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的斑片,呈不规则,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偶呈疣状或结节状。

  7.混合型血管瘤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

  专家指出,血管瘤最好不要自己盲目判断,血管瘤危害巨大,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血管瘤,最好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和治疗,济南血管瘤医院专家提醒,血管瘤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以为瘤体过度增大,危及宝宝生命健康。济南血管瘤医院血管瘤治疗康复热线:0531-81615920.



备案号:鲁ICP备16010134号-3 网站地图